淵博的近義詞,淵博的近義詞是學問嗎
265 2022-11-11
高考近義詞228組辨析
1、 暴發與爆發:一位暴發戶驕傲地說:“混到今天不容易,其間我暴發過疾病,目睹過革命的爆發,脫險于山洪暴發和火山爆發?!?/p>
2、 包含與飽含與包涵:小朋誤解了朋友話中包含的意思,事后眼里飽含熱淚,請求朋友包涵。
3、 必須與必需:我們的原則性必須是堅定的,我們也要有為了實現原則性的一切許可的和必需的靈活性。
4、 不和與不合:這位過門不久的小媳婦,與婆婆感情不和,與丈夫性格不合,處境極為艱難。
5、 竄改與篡改:野心勃勃的日本改動歷史教科書的真正意圖,不是竄改個別不通的詞句,而是篡改歷史,掩蓋侵略罪行。
6、 度過與渡過:他寫作善于揣摩過渡段、過渡句,有時為之勞累過度。
7、 灌注與貫注:老葉把那種革命加拼命的干勁逐漸地灌注進小方的心田,使之把全部精力都貫注到革命事業中。
8、 貫穿與貫串:團結互助的精神貫穿(或貫串)在我們隊伍里,因此,能夠提前修建好這條貫穿本省十幾個縣的公路。
9、 核算與合算:錢咪干個體一年,經過年終考核算贏利甚少,發覺這樣經營很不合算,便和妻子合算明年該怎么辦。
10、 化妝與化裝:這位女演員化妝起來,淡妝濃抹總相宜,回頭率極高,化裝后上臺演出,演誰像誰,技高一籌。
11、 簡捷(截)與簡潔:改病句應針對原句的癥結,在盡量保持原意的條件下采取簡捷的方法,不走彎路,把句子改得通順、簡潔。
12、 界限與界線:正誤之間有是非(界線),國與國之間有國界線,但學無止境,永無界限。
13、 棘手與辣手:今天,法官小王遇到了一個棘手的難題:他想寬貸罪犯,可這家伙好辣手,反而給了他一槍。
14、 考察與考查:省長到各縣進行實地考察,發現這些地方對縣長的年度考查不夠全面,嚴肅。
15、 歷程與里程:四十四年的歷史記錄了中國足球隊的戰斗歷程,如今,中國他出線了,又踏上了新的里程。
16、 考察與視察: “考察”著重批觀察、調查研究。適用范圍比“視察”廣。多用于對山川、地形、地質、工程、運動、科學研究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以取得具體材料,弄清事物的真相或問題的本質?!耙暡臁眰戎赜谪撚胸熑蔚?、有指導地察看,多用物上級對下級的地區、部門、單位等工作情況的具體檢查察看。
17、 牟取與謀?。盒∩绦∝湶荒苡闷墼p手段牟取暴利,而應合法經營,謀取利潤。
18、 曼延與蔓延:我們沿著曼延曲折的羊腸小道行走,發現蠶食的現象在進一步蔓延。
19、 勉勵與勉力:老師經常勉勵我們不要畏懼困難,要勉力求學。
20、 墻腳與墻角:建國初期,不法資本家大搞“五毒”,挖社會主義墻腳,而他常常精心地把殘磚破瓦和整磚整瓦分開擺摞在墻腳下,然后轉過墻角,走向試驗田.
21、 誤解與曲解:而且看看對我的批評文字,得了一種經驗,好像評論做得太簡括,是極容易招得無意的誤解,或有意的曲解似的。
22、 施行與實行:新規定將于明年一月一日開始施行,任何單位都要依照新規定衽改革。
23、 實足與十足:這個闊少,實足年齡不滿十六歲,卻傲氣十足,戴著十足黃金的戒指和耳環。
24、 退化與蛻化:作為干部,隨著官齡的增長,感官功能退化無可非議,但若蛻化變質,則為人們所不齒。
坦白的近義詞:坦率、坦直 、直率 坦白的反義詞:隱瞞
25、 推托與推脫:在抗洪搶險面前,他推托有病不能參加,這是典型的推脫責任的做法。
26、 違反與違犯:中學生要提高文化修養,不違反校規校紀,更上一層樓要違犯黨紀國法。
27、 “執著”與“執著”:“執著”原為佛教用語。佛教分為大乘、小乘兩派:大乘以“無所得”為宗旨,故曰解脫;小乘以“成果”為目的,故曰執著。解脫、執著這兩個詞就是從這里來的。后來,執著這個詞廣泛用于指專注于某一事物而不能解脫,表示對某一事物堅持不放,不能超脫,也指固執或拘泥?,F在常用的“執著的追求”,就是這個意思。這個詞自古延續下來,我們還是保持原來寫法“執著”為好。
28、 辛酸與心酸:說到過去被騙子拐賣的辛酸經歷,這位姑娘心酸落淚。
29、 已經與一經:美國“9。11”事件發生后,英國首相布萊爾表示:“我們已經做好了攻打塔利班的準備,具體時間一經決定,我們就行動?!?/p>
30、 淹埋與掩埋與湮沒:無情的泥石流淹埋了前抗險的戰士小顏,戰友們忍痛掩埋了他的尸首,但他的英名永不會湮沒。
31、 原形與原型:作家高明是這部小說主人公的原型,他善于揭露貪官,使之原形畢露。
32、 沿用與延用:制藥的方法可以沿用,無需改變;但病人的藥品不能延用,以免耽誤病情。
33、 正規與正軌:這所民辦學校初建時并不正規,經過兩年的改善,現已步入正軌。
34、 華裔與華人:美國華裔英語女作家湯婷婷描寫了在美的華人早期移民修建橫亙美國的大鐵路的情況。還有一些電影表現了早期華人淘金者。(華裔指的是華人的后代。)
35、 前科與前例:前科指當事人以前的罪行或劣跡。
36、 暴露與敗露:在金錢面前某些人貪婪的本質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騙局終會敗露。(暴露是中性詞,可適用于具體事物,也可以用于壞的事物;敗露是貶義詞,一般適用于壞的事情或陰謀)
37、 推崇與推重:我推重他的作品,更推重他的人品。那時候有個意在利人馬可波羅來過中國,在他的游記里,十分推崇這座橋,說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表示尊敬用推崇,表示重視,欽佩用推重;推崇多同“備至、十分、深受”等詞搭配,“推重”常與“著作、學術界、民明”等詞語配搭)
38、“誕生”與“誕辰”:“誕生”意為出生,是動詞。這是個中性詞,對任何人都可使用。而“誕辰”意為生日,是名詞。這是個褒義詞,多用于值得尊敬的人,除誕辰外,還有華誕、壽誕,都用于值得尊敬的人。
一、坦誠的近義詞是坦率、 坦白、 爽直、直爽、 爽快、 坦直、 直率、 爽朗、 率直、 坦蕩等。二、坦誠的基本釋義:[ tǎn chéng ]坦率誠懇:心地坦誠。坦誠相見。坦誠的話語。三、相關詞匯。
39、一齊與一起:一齊,從人或事物的每個個體出發,動作可以是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發生的,也不一定。一起,側重于從整體出發,動作常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發生的。
40、接待、招待:均為動詞,都含有“招呼應接”的意思,他們的主要區別是:“接待”是指接受來訪者并給以招待,著重表示交接、接洽或接納,使用范圍廣泛;“招待”是指對賓客或主顧表示歡迎并給以應有的照顧,著重表示招呼、照應或款待。
41、配置、安置:“配置”:配備布置,“安置”:使人和事物有著落。
42申辯、申訴:“申辯”:對受人指責的事申述理由,加以解釋;“申訴”:訴訟當事人或其他公民對已發生的效力的判決不服時,向有關部門提出重新處理的要求。
43、脆弱、軟弱:“脆弱”:禁不起挫折,“軟弱”:不堅持。
44、委屈、委曲:“委屈”:受到不應該有的指責或待遇,心里難過;“委曲”:事情的底細和原委
45、撫養、扶養:“撫養”指愛護并養育,用于長輩對晚輩的教養,“扶養”指養活,用于法律關系,可用于平輩;
46、消失、消逝、消釋:“消失”表示事物從存在到不存在,強調過程;“消逝”含有一個事物隨時間的過去而不復存在的意思,強調結果;“消釋”指疑慮、嫌怨、痛苦等消失解除。
47、氛圍、氣氛:氛圍:周圍的氣氛和情調。氣氛:周圍環境中的一種精神表現或景象,不包括情調。
48、反應、反映:“反應”指事情所引起的意見,態度或行動;“反映”指向上匯報或通過文藝作品表現客觀事物的實質。
49、刻畫、刻劃:“刻畫”用文字或其它藝術手段表現;“刻劃”指一種具體的雕刻式動作;
50、退化、蛻化:退化:事物由優變劣,由好變壞;“蛻化”比喻人形質的變化,或蟲脫皮,比喻腐化變劣;
51、間隙、間歇:“間隙”指空隙,空閑的時間,事物間的空間或時間距離;“間歇”指停止、中止,時斷時續,兩段時間之間的間隔或運動、變化之間間隔一段就休息一會兒;
52、侵害、侵犯:“侵害”指“侵入而損害”,而“侵犯”是非法干涉別人,損害其權利。
53、變遷、變革:“變遷”指情況或階段的變化轉移,多用于“人事”“時代”,而“變革”指“改變事物本質”,多用于“社會制度”;
54、引見、引薦:“引見”是引導、介紹;“引薦”指一方向另一方推薦;
55、體驗、體會:“體驗“指親身在生活實踐中的經歷、感受、偏重于感情;“體會”透過現象對事物的精神實質的領悟,偏重于理性
56、品位、口味:“品位”是指文藝作品所達到的水平,名詞?!捌肺丁敝缸屑汅w會,常作動詞,有時也指物品的品質風味。根據語境,應當選用“品位”。
57、“功夫” “工夫”: “工夫”表示三層意思:表示占用的時間,如一會兒工夫就完成、用了兩年工夫寫成一本書:表示空閑時間,如我現在沒工夫、雙休日大家都有工夫外出旅游了:表示時候,如剛解放那工夫,我還是個孩子。
“功夫”主要指人的本領怎樣、造詣如何。如他的表演真有功夫,演員都得練功夫。這兩個詞的區別在于:“工夫”表示時間,“功夫”不表示時間,指人的本領。
58、“交代”與“交待”: “交代”主要有三層意思:移交、接替,如交代工作:囑咐、吩咐,如領導一再交代我們要按政策辦事;說明、解釋,如交代問題、交代政策。而“交待”也有三層意思:交際接待,如交待無禮;吩咐、說明,如他話也沒交待一句就走了;交賬、應付,如把這些事做完,一天工作就交待了。其中,“交代問題”“交代政策”的“交代”也作“交待”,不過習慣用“交代”,也就約定俗成了。
59、、“做客” “作客” “做客”指訪問別人,自己當客人。而“作客”是指寄居在別處,是常用的書面語。
60、“成見” “意見”都有“見解、看法”的意思,在句子里雖都作賓語,但不能互相替換?!俺梢姟敝刂浮跋热霝橹?,不愿改變”的死看法,多用于人,適用范圍較小,貶義詞?!耙庖姟狈褐敢欢ǖ目捶?,包括正確的、錯誤的、不滿的,用于人也用于事物,適用范圍較廣,是中性詞。
61、“袒護”、“偏向”:都是貶義詞,表示出于私心不公正地向著某一方。根據日常生活中這兩詞的使用情況看,這兩個詞的細微差別在于:“袒護”適用于書面語體,語意較重;“偏向”適用于口頭語體,語意較輕。
62、“增殖”與“增值”:“增殖”是增生和繁殖的意思,繁殖是指生物產生新的個體的意思如增殖耕牛、提高牲畜增殖力等?!霸鲋怠笔莾r值增加的意思,如小麥變成面粉,價值就增高了,就是增值,和坦白相近的詞?!霸鲋刀悺笔侵冈黾訑抵祽U納的稅。這里的“值”是指數值,與生物繁殖不是一回事,不能用“增殖稅”。
63、“偵查”與“偵察”是兩個同音詞,但詞義有區別,不能混用。
要區別并正確使用這兩個同音詞,關鍵在于把“查”與“察”的區別搞清楚?!安椤卑z查和調查的意思,如檢查、審查、查究、查閱等。
“察”包含仔細觀察和調查的意思,如觀察、考察、察訪、察覺等?!安樵L”和“察訪”,“查看”和“察看”有時可以通用,但表示的意思有細微差別。查訪、查看的“查”主要指檢查:察訪、察看的“察”是指觀察、仔細看的意思。
“偵查”是指公安機關在辦理刑事案件時,所進行的查明犯人、搜集證據、確定犯罪事實等活動。對案件所進行的各種調查活動,就叫偵查。
“偵察”的意思是指為弄清敵情、地形和有關作戰的其他情況,通過觀察和調查所進行的活動?!皞刹椤笔撬痉ㄓ谜Z,主要指調查和檢查;而“偵察”是軍事用語,主要指觀察和察看,在詞義和用法上都有區別。
64. “度過”與“渡過”
度過:主要是帶時間性的經過,如“這個五一假期在海邊度過”。渡過:主要指的是由此岸到彼岸,是空間的經過,首先是涉水的空間轉移,如“渡過重洋”“渡過黃河”。另外,也用于比喻義的“通過”,如“渡過艱難險阻”“渡過難關”。
65. “權力”與“權利”
權力:指政治上的強制力量,也指職責范圍內的支配力量。權利:詞義側重于“利”,多用來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權力和享受的利益(跟“義務”相對)。
66. “濺落”與“降落”
濺落:指重物自高處落入水中,指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等返回地球時,落到指定的海域。降落:從天而降,落下。
67. “抑制”與“克制”
抑制:受刺激后,組織或機體活動減弱或變為相對靜止。焦慮和精神恍惚會使身體機能減弱,導致抑制。是與興奮相反的生理現象??酥疲褐缚朔?、制服,適用于不好的或不應有的情感、思想。有條件去做而強制自己不去做。
68. “反映”與“反應”
反映:比喻從客觀事物的實質表現出來。反應:有機體受到體內或體外的刺激而引起相應的活動,引申為對一事情的發生所引起的意見、態度或行為。
69. “籌辦”與“籌措”
籌辦:籌劃辦理,對象是事情?;I措:設法弄到,對象是財物等東西,如款子、糧食等。
70. “披閱”與“批閱”
披閱:披覽,閱讀。批閱:閱讀并加以批示或批改。
71. “處事”與“處世”
處事:處理事務。處世:在社會上活動,跟人來往相處。
72考察、考查:
前者著重指實地觀察了解,調查研究或細致深刻的觀察;后者和“檢查”差不多,強調用一定的標準來衡量(行動、行為)。
73克服、克復:
前者指用精神力量戰勝或抑制什么;后者指把敵人占領的地方奪了回來。
74開辟、開拓:
前者指打開通路,創立(從無到有);后者指開辟、擴展(從小到大)。
75寬慰、安慰:
前者指寬解、安慰;后者指心情安適(或用作使動)。
76困苦、痛苦:
前者指生活上艱難痛苦;后者指身體或精神感到非常難受。
機體:肌體:
機體:生命個體的總稱,如“加速機體的 新陳代謝”。 肌體:身體,常比喻組織機構。
77既而:繼而:
坦白的近義詞 直率 坦率 坦蕩 直爽 率直 坦直 交代 坦白的釋義:1.謂平正清廉。2.直率純正。3.謂翻白眼。4.謂將錯誤或罪行如實地說出。
既而:時間副詞,著重指前后兩件事發生的時間相隔不久,一般單用。 繼而:關聯副詞,前后兩事緊緊相連常與“始而”、“先是”搭配。
78校正:矯正:
校正:校對更正文字、位置上的偏差和錯誤。 矯正:糾正生理毛病和錯誤偏差。 教正:客套話,讓人指教。
79交代:交待:
交代:把經手的事務移交給接替的人
交待:把事情或意思向有關的說明;把錯誤或罪行坦白出來
80誤解:曲解:
誤解:錯誤地理解。如:這種獎賞不要~為“拋來”的東西,這是“拋給”的,說得冠冕些,可以稱之為“送來”。
曲解:錯誤解釋客觀事實或別人的原意(多指故意的)。如:你這樣分析課文,實際上是~了作者的創作意圖。
81接受:接收:
接受:容納不拒絕。如:要虛心~批評。 接收:收受過來。如:~會員。
教誨、教訓:
前者是褒義詞,(書)教訓、教導;后者是中性詞,(1)教導訓誡(2)從錯誤或失敗中取得的知識。
82辣手、棘手:
前者指手段厲害或毒辣;后者指形容事情難辦。
83界限、界線:
前者指不同性質事物的分界、限度、盡頭等,意思籠統;后者指分界的線(具體的)。
84急躁、暴躁:
前者側重于“急”,有兩種意思:(1)碰到不稱心的事情馬上激動不安;(2)想馬上達到目的,不做好準備就行動。后者側重于“暴”,指遇事好發急,不能控制情緒。
85激奮、激憤(激忿):
前者指激動振奮;后者指激動而憤怒。
此外還有【坦誠【坦白】的近義詞是【率直、坦然、坦易、直率純正、坦摯。2、坦率、坦夷、直率、坦蕩、坦直。
86經歷、閱歷:
前者指親身見過、做過或遭遇過(的事),是動詞。后者指(1)親身見過、聽過或做過;(2)由經歷得來的知識,較常用作名詞。
87激動、感動:
前者指(1)感情因受刺激而沖動;(2)使感情沖動;(3)激蕩。后者指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激動,引起同情或向慕。
88鑒賞、欣賞:
前者指鑒定和欣賞(藝術品、文物);后者指享受美好的事物,領略其中的趣味。
89聚集、聚積:
前者指集合,湊在一起;后者指一點一滴地湊集,重在聚集的過程。
詞目:坦誠 近義詞:真誠、赤誠 拼音:tǎn chéng 釋義:真誠待人或與人相處
90局面、場面:
前者范圍大較抽象,后者范圍小較具體。
91交流、交換:
前者強調雙方的共同參與,后者強調互換,另搭配對象不同,交流(思想),交換(禮物)。
92聚殲、殲滅:
前者指把敵人包圍起來徹底消滅,強調包圍;后者指消滅敵人,屬一般用法。
93盡管、無論:
前者作連詞時,表姑且承認某種事實,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轉折的連詞呼應;后者是連詞,表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94節制、節支:
前者指(1)指揮管轄;(2)限制或控制。后者指節約開支費用。
95節余、結余:
側重點不同,前者是因節約而剩下,后者是結算后剩下。
96間接、簡捷:
前者指通過第三者發生關系,跟“直接”相對;后者指直截了當,也作簡截。同“簡截” *行動、方法、手續簡便快捷。
97簡潔、簡截:
簡潔:說話作文簡單明白,側重于沒有廢話。 簡截:說話作文直了當,不拐彎抹角。
98究竟、畢竟:
都含有到底的意思?!熬烤埂北硎咀犯降?,用于疑問句,語氣不肯定。 “究竟”可兼作名詞,表示原因和結果?!爱吘埂北硎咀犯降姿玫慕Y論,有加強語氣的作用。在表示肯定語氣時,“畢竟”和“究竟”可以通用。同“究竟”“畢竟”詞義相近的詞有“到底”“終歸”“終究”。
99精密、周密:
都是形容詞,都有緊密、細密的意思,但側重點不同?!熬堋眰戎赜凇熬?,意為“精確細密”,多指研究或制作的精確程度。而“周密”側重于“周”,形容做事周到、全面、細密。
100截止、截至:
“截止” 是動詞,不帶賓語但可帶補語,表示到一定期限停止;而“截至” 一般作介詞,與賓語組成“介詞短語”作狀語,通常用于尚未結束的過程?!敖刂埂弊xjié zh;“截至”讀jié zhi。比如:展覽會閉幕日期,也就是“截止”日期,若中間統計人數,就只能寫“截至”某日,參觀人數有多少。
101尖厲:尖利:
尖厲:形容聲音高而刺耳?? 尖利:尖銳;銳利
102堅苦、艱苦:
艱苦(艱苦卓絕):艱難困苦,適用于環境、生活、歲月等客觀條件。 堅苦(堅苦卓絕):堅毅刻苦,適用于主觀精神、工作作風等。
103艱辛、艱難:
前者強調辦事的艱難而辛苦;后者強調事物或行為的困難。
104堅忍:堅韌:
堅忍:堅持而不動搖;? 堅韌:頑強而有韌性
105痕跡、蹤跡:
前者指(1)物體留下的印記;(2)殘存的跡象。后者指行動所留下的痕跡,重在行動后留下的。
106合計、核計:
前者指(1)盤算,商量;(2)合在一起計算。后者指核算(成本)。
107煥發、激發: 前者指(1)光彩四射;(2)振作。后者指刺激使興奮。
106豁然:霍然:
豁然:形容開闊或通達?? 霍然:副詞,突然;<書>疾病迅速消除
109荒蕪、荒廢:
前者指(田地)因無人管理而長滿野草。后者指(1)該種而沒有耕種;(2)荒疏(學業等);(3)不利用,浪費(時間)。
110轟然:哄然:
轟然:大聲。 哄然:許多人同時發出聲音。
111宏大:洪大:
宏大:側重于規模大,常用于 建筑物、隊伍、場面、理想。 洪大:聲音 大而響亮。
112化裝、化妝:
“化裝”有兩個意思:(1)假扮;(2)指演員為了適合所扮演的角色形象而修飾容貌?!盎瘖y”的含義:(1)特指藝術范疇,適用對象是指特定的表演者,有通過修飾、打扮而改變原來面貌的意思。該詞義與“化裝”是可以通用的。(2)指生活化妝,有用脂粉等妝飾品修飾容顏,使容貌美麗的意思。前者側重于裝扮,后者側重于打扮
113含糊(含胡)、模糊(模胡):
前者指(1)不明確、不清晰;(2)不認真、馬虎;(3)示弱(多用于否定)。后者指(1)不分明、不清楚;(2)混淆。
114淡泊:淡?。?/strong>
淡泊:<書>不追求名利
淡?。海ㄔ旗F等)密度??;(味道)不濃;(感情、興趣等)不濃厚;(印象)因淡忘而模糊
115大義: 大意:
大義: 大道理.如"微言大義"。大意:主要的或大概的意思。
116惦記、思念:
前者指(對人或事)心里老想著,放心不下,多用于口語;后者指對景仰的人、離別的人或環境不能忘懷,希望見到,多用于書面語。
117陡峭、峻峭:
前者側重于山的坡度大而陡直,后者側重于山勢的高而險。
118電訊、電信:
前者指用電話或電報傳播的消息;后者指用電話或電報傳播消息的通訊方法。
119獨立、獨力:
前者指不依靠別人;后者指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項任務。
120典雅、高雅:
前者指優美而不粗俗;后者指高尚而不粗俗。
121抵制、抵御:
前者指阻止有害的事物,使不能侵入或發生作用;后者指抵擋、抵抗。
122對于、關于:
都是介詞,前者引進對象或事物的關系者。后者指(1)引進某種行為的關系者,組成介賓作狀語;(2)引進某種事物的關系者,組成介賓作定語,后面要加“的”。注意:表關涉,用“關于”不用“對于”,指出對象,用“對于”不用“關于”,兼有兩種情況時可以互用;“關于”有提示性質,用“關于”組成的介賓,可以單獨作標題,用“對于”組成的介賓,只有跟名詞組成偏正短語才能作標題,如對于政策的認識。
123度過、渡過:
度過:用于時間方面。 渡過:用于有水面的空間或難點、危機、困難時期。
124凋敝:凋零:
凋敝:生活事業衰敗。如:民生凋敝
凋零:(1)草木凋謝零落。如:秋風掃過。萬木~。(2)衰落。如:家道~
125而后、爾后:
都是連詞,常用于書面語言。而后:以后,坦白的反義詞是什么,然后,表示在某事之后。爾后:從此以后,此后?!盃枴庇兄复x,相當于“這”“此”。
126恩惠、恩賜:
前者是名詞,給予或受到的好處。后者是動詞,泛指因憐憫而施舍。
127發奮、發憤:
“奮”本義指鳥振翅飛翔,后來引申為振作、鼓動。 “憤”指因為不滿意而感情激動?!鞍l奮”指振作起來,如發奮努力、發奮有為等。發憤指決心努力,如發憤忘食、發憤圖強等?!鞍l奮”強調精神振作;“發憤”突出精神受到刺激而產生向上的內動力?!鞍l奮”使用的范圍要比“發憤”大,“發奮”可以指個人,也可以指群體或國家,而“發憤”一般指個人。功能上,“發奮”可以說“奮發”,而“發憤”則不能說“憤發”。
128發現、發明:
前者詞義側重于找到,后者詞義側重于創造。
129法制、法治:
前者指有關的法律制度。后者表示根據法律來治理國家。
130凡響、反響:
“凡響”指平凡的音樂;“反響”指事物所引起的回響,反應,報復報復的近義詞。
131、負心、腹心:前者指背棄情誼(多指轉移愛情);后者指(1)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2)比喻極親近的人(3)比喻誠意。
132反映、反應:
“反映”指把情況告訴、傳達到有關部門(多用于對上級);“反應”指由外來刺激引起的某種活動或回應。如“藥物反應”。 *物質相互作用引起的變化,如“化學反應”。 *事情引起的意見、態度或行為 ,如“反應如此之快”。
133妨害、妨礙:
前者指有害于事物發展(程度重)使受損害。如“妨害健康”、“妨害要表達的義理”;后者指使事物不能順利進行。如“妨礙交通”、“妨礙政策的實施”,坦白的意思。
134撫養、扶養:
都有“供養”之意。前者包含“教養、愛護”之意,多用于長輩對晚輩。后者多用于晚輩對長輩、平輩之間或對殘疾人;或用于法律關系(父子、夫妻等)。
135撫育、哺育、撫恤:
“撫育”指照料、教育兒童或照管動植物;“哺育”指喂養,比喻培育;“撫恤”指(國家或組織)對因公受傷、犧牲或殘廢人員的家屬進行安慰并給以物質幫助。
136復員、復原:
指軍人退出現役而轉入地方。指病后恢復健康或事物遭破壞后恢復到原來的善狀況。
137附議、 復議:
附議:同意別人的提議,作為共同提議人
復議:對己做決定的事再做一次討論
138膚淺、浮淺:
膚淺:(學識)淺,理解不深。 浮淺:(思想作風、文章風格)淺薄、不切實。
139伏法:服法:
伏法:依法處以死刑。 服法:認罪。(“伏罪”、“服罪”是同義詞)
140伏帖:服帖:
伏帖:*心里舒服 *順從。服帖:*順從 *妥當,常用AABB式重疊。
伏貼:緊貼在上面,動詞。如“~ ~在他身上”。 (辨:表示順從、馴服時,服帖、伏帖通用。但表示舒坦時用伏帖,表示妥當時用服帖,如“把事情辦~ ~”。
141賦予、付與:
前者指(上對下)交給,是特殊用法;后者指拿出、交給,是一般用法。
142富裕、富余:
前者指財物充足;后者指足夠而有剩余。
143分辨、分辯:
“分辨”是指把兩個以上的人或事物區分開,有分析辨別的意思。
“分辯”指為消除所受的指責而進行解釋、說明,與“辯解”意思相同。
144風氣、風俗、風尚:
“風氣”指社會上或某個集體流行的愛好和習慣;“風俗”指社會上長期形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的總和,范圍較大;“風尚”指在一定時期中社會上流行的風氣和習慣。
145廢除、廢黜、解除:
“廢除”指取消、廢止(法令、制度、條約等);“廢黜”指罷免、革除(官職),現多指廢除特權;“解除”指去掉、破除(警報、顧慮、武裝、職務等)。
146改進、改善:
搭配對象不同,前者常與“工作、方法、技術”搭配;后者常與“關系、條件、生活”搭配。
147溝通、勾通:
兩個詞都有相通連的意思,但后者是貶義詞,指暗中串通、勾結。
148公然、公開:
前者指公開的,毫無顧忌的(貶義);后者指(與秘密相對)不加隱蔽的。
149關注、關照:
前者指關心重視;后者指關心照顧。
150灌注、貫注:
前者指用液體澆灌;后者指精力集中,有貫穿下去的意思。
151光臨、惠顧:
前者是敬詞,稱賓客的來到;后者是商店對顧客的敬詞。
152貫穿、貫串:
前者指穿過、通過(較具體的事物);后者指從頭到尾穿過一個或一系列事物。
坦白的近義詞 :1、坦率:讀音是tǎn shuài,是指誠實和坦率的講話、為人坦率;粗疏,粗心;謂游憩。出處:宋 周密 《癸辛雜識前集·乞食歌姬院》:“ 熙載懼禍,因肆情坦率,不遵禮法?!?、直爽。
153觀察、觀測:
前者指仔細察看客觀事物或現象;后者指(1)觀察并測量(天文、地理、氣象、方向等)(2)觀察并測度(情況),如:觀測敵情。
154過度、過渡:
前者指超過適當限度;后者指由一個階段轉入另一個階段?!斑^渡句”決不能用“度”。
155國事、國是:
前者指國家大事,后者指國家大計,國家的大政方針。用后者的地方一般也可用前者,但反之卻不一定,比如較具體的事務,就不能用“國是”。
156聒噪、鼓噪:
“聒噪”是方言,指聲音雜亂,吵鬧;“鼓噪”古代指出戰時擂鼓吶喊,以張聲勢,今泛指喧嚷。
157給予、給以:
前者是書面語,也作“給與”;后者所帶賓語只說所給的事物,不說接受的人,并且多為抽象事物。
158功效、工效:
前者指作用、效果或功能;后者指工作的效率。
159工夫:功夫:
工夫:指占用的空閑或時間。 功夫:耗費的時間或精力,也指本領和武術。(辨:表示武術用 “功夫”,在時間和本領上兩詞通用,但“工夫”多指時間“功夫”多指本領或造詣。)
160貢奉:供奉:
貢奉:向朝廷或上級貢獻物品;進貢? 供奉:指敬奉,常與“神佛”、“父母”等搭配
161個別:各別:
個別:單個,極少數。如“個別現象”、“個別處理”。 各別:各不相同,有分別或特別。如“各別對待”、“形式各別”。
161黯然、暗然、岸然:
“黯然”,指“陰暗的樣子”,也用來指“心里不舒服,情緒低落的樣子”。 “暗然”的“暗”有“光線不足、黑暗”的意思?!鞍度弧敝浮皣烂C的樣子”。
162愛護、愛戴:
適應對象不同,前者上(長輩)對下輩,后者下(幼)輩對上(長輩)。
163安詳、慈祥、祥和:
“安詳“指神態平靜、從容穩重?!跋椤敝讣?,如“祥云、發祥”?!按认椤毙稳堇夏耆说膽B度神色和藹安詳“祥和”指氣氛而言。注意“安詳、慈祥、祥和”的寫法。
164安靜、寧靜:
都指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嘩?!鞍察o”重在穩定,有使安穩平靜下來的意思,它有一個由喧鬧到安靜下來的過程。而“寧靜”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環境或心情平和安靜,它描述的是一種很安靜的狀態或氣氛?!皩庫o”是高于“安靜”的一種情境,除了指環境外,更多的時候是指一種心情上的安寧,是人們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擾的有質量的生活境界。而“安靜”多指環境沒有聲音或吵鬧?!鞍察o”的使用范圍要比“寧靜”大一些。
165安置、安排:
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著落,坦然的近義詞,安放。后者指有條理,有先后的處理。
166必須、必需:
都含有“必要”的意思?!氨仨殹笔歉痹~,有強調語氣作用,多作狀語。(1)表示一定要,強調事實或情理上的必要性。后面帶動詞或帶形容詞,有時還可以用在分句前面;(2)加強命令語氣;(3)“必須“的否定形式是“無須、不須、不必”?!氨匦琛笔莿釉~,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語或作謂語。凡是“不可不”的行為就用“必須”。
167把戲、伎倆:
前者指花招,蒙蔽人的手法。后者指不正當的手段(貶義重)。
168頒布、公布:
前者指公布(法令條例、大的正規性文件)。后者指(法令、文告、團體的通知)公開發布。
169包含:包涵:
包含:包容含有。包涵:原諒、寬恕。
170表率、表帥:
“表率”是名詞,指“好榜樣”。其中“表”為“榜樣、模范”,“率”為“表率、楷?!??!氨砺省笔怯伞氨怼焙汀奥省眱蓚€同義語素構成的并列式合成詞。在古代漢語中,坦白從寬的近義詞,“表率”也可用作動詞,有“督促率領”的意思?!氨韼洝?,在古代漢語和近代漢語中,用同“表率”的動詞意義,表示“督促率領”?,F在一般不用這個詞。因“表帥、表率”同音,“帥”又有“軍隊中最高的指揮員”的意思,故人們常將“表率”誤寫為“表帥”。w.w.w.k.s.5.u.c.o.m
171報道、報導:
這是一對等義詞。都指:1、通過報紙、雜志、廣播電視或其他形式把新聞告訴群眾。2、用書面或廣播、電視形式發表的新聞稿?,F在人們傾向于用“報道”?!皥蟮馈弊xbàodào,“報導”讀bàodo。
172暴發、爆發:
都是動詞,都含有“突然發作”的意思,但前者強調突然性,后者強調爆炸性,“爆發”的使用范圍比“暴發”寬。暴發:(1)指突然發財或得勢,多含有貶義。(2)指突然發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體事物。爆發:(1)指因爆炸而迅猛發生,多用于具體事物。(2)指像爆炸那樣突然地發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義、運動等重大事變,再如力量、情緒等等。
173辯駁、辯論、辯(辨)白、辯解:
“辯駁”指提出理由或根據來否定對方的意見;“辯論”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來說明自己的見解,揭露對方的矛盾,以便達成共識;“辯白”指說明事實真相,用來消除誤會或受到的指責;“辯解”指對受人指責的某種見解或行為加以解釋。
174辨別、辨認、辨析:
坦率 ;吐露 坦承
“辨別”指根據不同事物的特點,在認識上加以區別;“辨認”指根據特點辨別,做出判斷,以便找出或認定某一對象;“辨析”指辨別分析。
175辨(辯)正、辨(辯)證:
辨正:辨明是非,糾正謬誤。如“辨正發音”,可寫作“辯正”。
坦白 【讀音】:[tǎn bái]【釋義】:1.謂平正清廉。2.直率純正。3.謂翻白眼。4.謂將錯誤或罪行如實地說出?!窘x詞】:直率 坦白造句 他有時坦白到粗魯的.程度。坦白地說,我倒有點害臊。為什么你不坦白直說呢?
辨證:辨析考證,如“經學者多方辨證”。亦為中醫術語,“辨證醫治”。
辯證:哲學術語,如“辯證唯物主義”。亦同“辨證”第一義。
176表示、顯示、顯露:
“表示”(1)事物本身或憑借其他事物顯露出某種意義(2)用言語行為顯出某種思想、感情、態度等;“顯示”明顯地表現;“顯露”原來看不見的變成看得見。
177邊疆、邊境:
前者指靠近國界的領土,范圍較大;后者指靠近邊界的地方,范圍較小。(邊界:地區與地區的界線,多指國界)
178編輯、編撰、編纂:
“編輯”主要指對資料或現成的作品進行整理加工,坦白的其他說法?!熬幾敝妇幾?、編寫?!熬幾搿敝妇帉懀ǘ嘀纲Y料、篇幅較大的著作)
179變換、變幻:
前者指事物的一種形式和內容轉換成另一種。后者指不規則的改變(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180本義、本意:
本義:詞的本來意義,與引申義、比喻義相對。 本意:心里本來的想法、目的。
181不至[不至于]、不致[不致于]:
不至[不至于]:不會達到某種程度,如“決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會引發某種后果,如“決不致犯錯誤”。
182不詳、不祥:
前者指(1)不詳細、不清楚;(2)不細說。后者指不吉利。
183不止、不只:
前者是副詞,不停止或超出某個數目或范圍,句中一般帶有表數量的詞。后者用于表遞進關系的關聯詞, 常同 “還有 ”、“甚至 ”等連用,表示遞進關系。
184不齒、不恥:
前者指不愿提到。后者指不以之為恥。
185不肖、不孝:
前者指品行不好(多指子弟)。后者指對父母不敬。
186不力:不利:
不力:不盡力。如“措施不力”。 不利:沒好處,不順利,如“出師不利”。
187報復、抱負:
前者指對別人反擊。后者指遠大的志向。
188抱怨、報怨:
前者指自己不滿情緒很大;后者指向別人報仇。
189擯棄、摒棄:
二者都是動詞,都含有“排除”的意思,多用于書面語?!皵P棄”表示拋棄,多用于人和具體事物?!稗饤墶北硎旧釛?、除去,多用于較抽象的事物,較少用于人或具體事物。
哺養:撫養:
哺養:喂養,使長大。 撫養:撫育、照料并教養。
191甄別:鑒別:
甄別:通過考核來辨別真偽。(非常認真細致)如:近幾年我國出土了大量先秦時期的典籍,使我們有可能對過去被判為偽書的作品重新加以~。
鑒別:一般用來指判別事物的好壞。如:在選擇讀書時,我們首先要~書的好壞。
192伺候、侍候:
伺候[ci.hou]:可用于人,不分地位高低;也可用于牲畜等。 侍候:用于對長輩或地位高者。
193草率、輕率:
前者指(做事)不認真,敷衍行事;后者(說話做事)隨隨便便,不經過慎重考慮。
194蒼茫、蒼莽:
蒼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曠遠、迷茫。引申為模糊不清。
蒼莽:多指樹林、山嶺、大地等廣闊無邊。引申為意境心胸開闊。
195長年、常年:
長年:一年到頭,整年。如“長年積雪”、“長年勞作”。
常年:*終年、常期,如“常年堅持體育活動”。 *平常年份,如“常年產量不過半200斤”。
196沉重、繁重:
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負擔重,而“繁重”則指工作、任務的數量。
197斥責、叱責:
都含“用嚴厲的語言指責別人的錯誤或罪行”的意思?!俺庳煛逼赜趪擂o指責?!斑池煛逼赜诖舐暫冗?,強調聲音大。
198弛緩:遲緩:
弛緩:放松、緩和,如“緊張的情緒慢慢~~下來。
遲緩:緩慢,與”迅速”相對,如“~ ~地邁著步子”。
199呈現、浮現:
都是表示動作的詞,指具體的事物在眼前顯現出來?!俺尸F”較清楚,持續的時間長,多是直接看到的(不是想象的);呈現多在事物本身,有時在人的眼前;對象多是現實的事物,如顏色、景色、神情、氣氛等?!案‖F”往往是影影綽綽的,持續的時間較短,多是想象的,有時是直接看到的;浮現多在腦中、眼前、臉上等。對象多是人的形象、印象、往事、表情等。有時可換用,如“臉上呈現(浮現)出喜悅的神情”。
200嘲笑、譏笑: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語意輕重程度不同?!俺靶Α笔且话愕娜⌒?,語意比較輕;“譏笑”指帶有諷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語意較重。
201查看、察看:
前者指檢查、觀察事物存在的情況;后者指為了解情況而細看。
202察訪:查訪:
察訪:通過觀察和訪問進行調查
查訪:調查打聽(案情)
203查閱、查驗:
前者指(把書刊、文件等)找出來閱讀有關的部分;后者指檢查 是否真實。
204處罰、懲罰:
前者詞義輕,后者詞義重。
205沉思、深思、尋思、神思:
“沉思”重在思考的精神貫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尋思”重在思考的反復;“神思”指精神、心緒。
【坦白】的近義詞是【率直、坦率、坦蕩、坦直、直率、直爽】此外還有【坦誠、坦摯、坦承、坦然、坦懷、坦衷、坦易、坦夷、坦遂、坦樸】備注:【詞目】坦白 【釋義】1、謂平正清廉。2、直率純正。3、謂翻白眼。
206才能、才華:
前者側重于做事的能力,后者側重于在文學藝術方面顯露出來的智慧和特長。
207篡改、竄改:
前者指用作偽的手段對歷史、理論、政策等故意改動或曲解;竄改:對文本、文件、成語、古籍等的改動。
208處世、處事:
前者指泛指在社會上的活動、人際交往;后者指指處理事務。
209查核、察核:
前者指檢查核對(帳目);后者指對某事物特性加以利用。
210查訪、察訪:
前者指調查打聽案情;后者指通過觀察訪問去進行調查,多公開進行。
221常(成)規、陳規:
陳規:過時的、不適用的規章制度,如“陳規陋習”。 成規:現行或行之已久的規則、方法,如“墨守成規”。
222籌劃、籌備:
前者指想辦法,定計劃/籌措(錢糧);后者指為進行工作,舉辦事業或成立機構等事先準備,坦白從寬的反義詞。
坦白的意思:心地光明,語言直率;把錯誤或罪行照實說出來?!酒匆簟縖 tǎn bái ]【近義詞】坦率、直爽、坦直、直率、率直、坦蕩 【反義詞】隱瞞、狡飾、抗拒、隱諱、掩蓋
223陳設、擺設:
前者(動詞),指擺設;后者(名詞),指供欣賞的藝術品/徒有其表而毫無用處的東西。
224傳誦、傳頌:
前者多用于美名;后者多用于事跡。
225創建:創見:
創建:動詞,創立。創見:名詞,獨到的見解。
226嗤笑、恥笑
都含有“取笑”的意思,但是程度不同。恥笑的程度重,嗤笑的程度輕。
嗤笑指以為可笑而譏諷嘲笑。如:“他是因為有心理障礙才口吃的,不要嗤笑他?!薄八陌l音雖然不太正確,但一味嗤笑也不是辦法,要幫他糾正?!?/p>
恥笑則指以為可恥而鄙視嘲笑。例如:“日本政府至今也不肯面對過去的侵略歷史,這種欺世行為怎么能不遭到世人的恥笑!”“人們恥笑他,是因為他做的事太下賤?!笔褂脮r要根據程度的輕重來選用。
227鏟除、根除:
鏟除:用工具除掉,對象可以是草、土石等具體的東西,也可以用于抽象的對象。如:要想徹底解決足球比賽中的“黑哨”問題,必須~產生這一現象的社會土壤。
根除:連根拔除,對象一般是抽象的有害的事物等。如:要~這種丑惡現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228醇厚、淳厚[純厚]
醇厚:口味純正濃厚,亦用于人的品質或風俗,此時同“淳厚”。 淳厚[純厚]:只指品質風俗質樸敦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