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家的成語,一的成語

                                  玄米詩詞網 2023-01-30

                                  轉自于豆瓣網

                                  文來自于微信豆瓣網

                                  詩家的成語

                                  詩家語

                                  中國古代的詩歌,隨著近體詩的出現,徹底改變了詩歌的語言結構及其表達形式?!霸娂艺Z”的出現就是這樣的一種詩語表達形式?!霸娂艺Z”的概念,從狹義的角度說,詩歌語言有了不同于散文語言的充分理由;從廣義的角度而言,則詩歌在整體表達的形式上,也充分體現了它的獨特性與獨創性。宋人魏慶之編的《詩人玉屑》卷六載:“王仲至召試館中,試罷,作一絕題云:‘古木森森白玉堂,長年來此試文章。日斜奏罷《長楊賦》,閑拂塵??串媺??!G公見之,甚嘆愛,為改作‘奏賦《長楊》罷’,且云:‘詩家語,如此乃健?!痹谕醢彩磥?,“日斜奏賦長楊罷”,是“詩家語”,“日斜奏罷長楊賦”,則不是“詩家語”。為什么?王安石語焉不詳。從這點來說,最早提出“詩家語”概念的是王安石。

                                  對這一理論最先做出詳盡解說的當數當代著名詩評家周振甫先生。他在《詩詞例話》里有一節專論。他說:“王安石說的‘詩家語’,就是說詩的用語有時和散文不一樣,因為詩有韻律的限制,不能像散文那樣表達。要是我們用讀散文的眼光去讀詩,可能會忽略作者的用心,不能對詩作出正確的理解,那自然體會不到它的好處,一的成語,讀了也不會有真感受?!庇纱丝梢?,“詩家語”是相對于散文的語言而言,是對詩歌語言特征的高度概括。如果說,王安石提出“詩家語”是立足于寫詩,不要用散文的語言來寫詩,那末周振甫先生則主要是立足于讀詩,不要用讀散文的方法來讀詩。周先生提示我們,讀詩、賞詩,首先就得明白“詩家語”。

                                  什么是“詩家語”?或者說“詩家語”具有什么特征呢?這個問題大得很,恐非三言兩語說得清楚,根據周振甫先生的說法,我們現在暫且將其概括為三點:一是反常,二是精警,三為含蓄。說是“暫且”,這是因為這三點并不是“詩家語”的全部,比如詩歌語言必須是音樂的語言。音樂是無語言的節奏,散文是無節奏的語言,而詩是有節奏的語言,詩律是詩歌的重要特征,“詩家語”要受詩律的控制。詩詞只有節奏和諧,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如聲調、音節、平仄、押韻等。我們說聲情并茂,聲是聲音,情是情感,詩是抒情的文學,這情需要借助聲音的旋律來撥動讀者的心弦,可見音樂在詩詞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詩家語”反常、精警、含蓄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其音樂性的限制?!竞翱谔柌皇窃娂艺Z,故我們不認可這樣的語氣語言入詩,就是這個道理】

                                  一、“詩家語”的特征之一是“反?!?

                                  所謂反常,是指“詩家語”不受邏輯和語法的約束,常常有悖于常規常理??梢哉f,詩歌語言是一種最不科學、最不規范、卻最具藝術表現力和藝術創造力的語言。不明白這一特征,詩歌鑒賞就無法入門。

                                  例如杜甫的詩《秋興八首》(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閣峰陰入渼陂。

                                  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

                                  詩禮傳家、詩朋酒侶、七步成詩、橫槊賦詩、杜默為詩、詩酒風流、子曰詩云、詩禮人家、敦詩說禮、酒虎詩龍、詩以言志、畫中有詩、詩家三昧、沈詩任筆、詩禮之家、五步成詩、詩書發冢、詩腸鼓吹 。

                                  彩筆昔曾干氣象,白頭今望苦低垂。

                                  詩家的成語

                                  這是描寫詩人當年游覽長安的詩,借以表現長安的繁華。首聯寫游覽的路線,昆吾、御宿、紫閣、渼陂,都是昔日長安勝游之地。頷聯承首聯第一句,寫長安的富裕,頸聯承首聯第二句,寫劃船游渼陂,“佳人”指陪游的歌妓,仙侶指同游的詩人岑參等,尾聯寫自己當年文彩斐然,現在文思枯渴。

                                  這首詩歷來最受評家評議的是頷聯,既沒有生僻的字眼,也沒有古奧的典故,但不懂“詩家語”的人讀起來可能不知所云。其實作者在這里運用了倒裝的句式,按照一般的說法應是“鸚鵡啄余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作者把“香稻”“碧梧”提到前面,香稻是被鸚鵡啄后余剩的香稻,碧梧是被鳳凰長年棲息的碧梧,通過稻粒的富足、梧葉的茂盛來反映盛世氣象。這就是“詩家語”。如果按一般順序描寫,重心落在“鸚鵡”“鳳凰”,就顯得很平淡,不能把極盛的景象突現出來。

                                  例如韋莊《春陌》二首(其一):

                                  滿街芳草卓香車,仙子門前白日斜。

                                  詩家的成語

                                  腸斷東風各回首,一枝春雪凍梅花。

                                  這首詩寫傍晚時分,一群女子和各自心愛的人春游歸來,車子把街道擠得水泄不通,可是一位女子卻從早到晚站在仙子門前,一直到“白日斜”也沒有等到她的情郎,大家回首向她道別,她的心如“斷腸”般悲痛,但是她還在等待,其容貌如在寒雪中凝結的一枝梅花。

                                  【剪發待賓】:待:招待。原指晉代大詩人陶侃的母親將頭發剪下來賣掉,以招待客人。比喻真心實意地招待客人。 【金丹換骨】:比喻詩人創作進入了造詣極深的頓悟境界。 【酒社詩壇】:酒社:酒友所成立的團體;詩壇:詩人會聚的場所。指文。

                                  詩的尾句很奇特,按理性邏輯應該是“一枝梅花凍于春雪”,但詩人卻將“一枝”這個數量詞修飾“春雪”這個名詞。這種錯位,完全違背了語法和邏輯規范,但卻顯得別致而新穎,給讀者以強烈的沖擊。這姑娘好比是“一枝”卓然傲立在春雪中的梅花,她對愛情堅貞執著的形象頓時凸顯在我們眼前。如果將詩句寫成“一枝梅花凍春雪”或“春雪凍一枝梅花”,那就俗不可耐,索然寡味。清人洪亮吉有云:“詩家例用倒句法,方覺奇峭生動?!边@個詩句是對洪亮吉論述的最好說明。

                                  古詩句式因受字數、韻律、節奏、突出、強調等因素限制,其構成方式與現代漢語表達習慣差異甚大,這就是所謂的“詩家語”?,F在回到王安石改詩的那個例子,王安石移一字而成“詩家語”,這是什么原因呢?

                                  按照文法分析,“日斜奏罷《長楊賦》”似乎更順暢也更合乎邏輯。但細細推敲,王安石的改動確是非常老到。首先,《長楊賦》本為漢朝著名賦家揚雄的名作,王仲至借此自喻,表現出他應試完畢后自鳴得意的心態,但“奏罷《長楊賦》”,只是一個簡單的動賓結構,好似說話一般,缺少韻味,而“長楊賦”三字也過于直露。改動之后,“奏賦長楊”,形成了雙賓語結構,增加了動作的層次感,使內蘊更為豐富。其次,“賦”與“罷”雖均是去聲,看似于格律無礙,但“賦”字是“合口呼”,發聲較為沉悶而短促,而“罷”字為“開口呼”,聲音響亮而高昂,放在詩句末尾,與全詩的平聲韻恰相應和,最能表現作者激動興奮的精神面貌。一字之調整,顯示了大詩人獨特的語感,表現了“詩家語”與散文語的迥然不同。

                                  倒錯,或者說倒裝,是“詩家語”的一個重要表現,在詩詞中俯拾皆是。不僅表現在詞語的錯位,而且也常常表現在句子和篇章。

                                  表現在句子的,例如,李頎qí《送魏萬之京》: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詩禮傳家、擊缽催詩、詩酒征逐、仰而賦詩、詩酒朋儕、刻燭成詩、詩禮人家、呵筆尋詩、敦詩說禮、文友詩敵、畫中有詩、紅葉題詩、詩以言志、七步成詩、詩以道志、詩朋酒儕、燕足系詩、詩書發冢、酒虎詩龍、詩。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這是一首送別詩。詩中一、二兩句寫魏萬冒著嚴寒風霜北上京城?!俺醵珊印?,把霜擬人化,寫出深秋時節蕭瑟的氣氛。中間四句或在抒情中寫景敘事,或在寫景敘事中抒情,想象魏萬旅途中的孤苦。最后兩句勸勉魏萬到了長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樂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歲月,應該抓住機遇成就一番事業。表達了詩人對魏萬的深情厚意,情調深沉悲涼,但卻催人向上。

                                  詩首聯“朝聞游子唱離歌”,先說魏萬的走,后用“昨夜微霜初渡河”,倒回去點出前一夜的景象,時空倒置,將后來發生的情事寫在了前面,用的是倒戟而入的筆法。

                                  表現在篇章的,例如,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順接】:愛國一家 愛國如家 安國寧家 罷黜百家 白手興家 白手成家 白手起家 百乘之家 【逆接】:杜默為詩 呵筆尋詩 橫槊賦詩 紅葉題詩 畫中有詩 擊缽催詩 即席賦詩 刻燭成詩 【逆接】:詩中有畫 詩書發冢。

                                  下一篇: 形容詩詞之美的詞語,贊美好詩的四字成語
                                  上一篇: 曾女士成語生肖詩,全年資料曾女士成語
                                  相關文章
                                  返回頂部
                                  {转码标题}